吹嘘孩子有多牛其实是一种病,得治!
你是不是也喜欢吹嘘自己的孩子呢?“问上医”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告诉您究竟应该怎么做!
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些吹嘘自己孩子是数学天才、是体操明星、是文学奇才的家长们,而且这种吹嘘自己孩子的现象已经从现实生活蔓延到了微信、QQ等各大网络平台,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家也总是在相互攀比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多么的厉害。你有没有对这些爱吹嘘的家长不厌其烦呢?又或者你就是这支“吹嘘大军”中的忠实拥趸?
对于这种向外人吹嘘自己孩子的现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博士认为,这既是对为人谦虚、待人尊重的传统美德的一种暴力入侵,也是对他人的个人育儿模式的干扰和破坏。在研究当代家庭的行为习惯和范式的过程中,Lareau博士将以上这种过程定义为“协调性一致性培养”。这种育儿过程是中产阶级所推崇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育儿的过程被看作是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是和工程项目一样可以被规划、管理和组织的。当家长们把育儿看作一个可以管理的项目时,家长们内心就会产生竞争意识,并开始比较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较到底是好是坏。
着眼于孩子本身,而非孩子所达成的成就
将精力集中于孩子本身是避免陷入“高压管教陷阱”的重要基础。很多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所取得的成就上,而缺少对孩子本身成长的关心。美国精神学家、《被过分管教的下一代》的联合作者Alvin Rosenfeld博士指出,现在似乎大部分家长都只会因孩子取得了某项成就或达成了某项你希望孩子达成的目标而去赞扬和夸奖孩子,而不会去仔细分析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否获得了进步和成长。
基于多年的研究,Alvin Rosenfeld博士认为,家长们应该从对孩子的目标管理转变为孩子的进步管理,即以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作为目标,发现和肯定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这样的话,当别人在向你吹嘘自己的孩子时,你就不会因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之间的对比而感到恐慌了,因为你知道每天你的孩子都在进步,而且你知道孩子沿着现在的进步轨迹走下去,不管时间上或早或晚但是一定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就。
如何改掉爱吹嘘自己孩子的毛病?
1.首先,你需要记住孩子会是你的一面镜子,你的所做所言会从孩子的行为或语言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爱吹牛的人的话,请先从自身做起,改掉爱向他人吹嘘的毛病。
2.其次,希望你能够牢记基本的社交礼仪:不要做吹牛大拿,不要用你的优势去刺痛他人的伤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人所面临的挣扎与挑战。也许在你吹嘘自己孩子早早就会走路时,你对面所坐的大人可能是一个残疾儿童的父亲。你的每一句话在对方听来都会显得非常刺耳。
3.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上,而不要过于关注孩子所取得的考试分数或其他成绩。
4.不要过多与家人或亲朋(自己的伴侣、父母、亲戚等等)去讨论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天赋,因为他们每个人早就已经认可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勇敢、最好的孩子。
更多健康知识,尽在“问上医”!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