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检查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多高才正常,怎么检查?“问上医”用美国家庭医生的智库为您介绍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甲状腺激素(TSH)检查是用来诊断甲状腺问题的一项血液检查。人体的下丘脑会释放一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这种激素会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使甲状腺释放两种重要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T3和T4则能控制身体的新陈代谢。
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T3和T4,特别是在3岁之前这两种激素非常重要。如果婴幼儿的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时可能发生智力障碍。大一点的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需要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作为促进T3和T4的重要一环,若该激素水平异常易引发问题。而促甲状腺激素检查也是筛查可能导致甲状腺异常的疾病的最好方法。
在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的同时还可能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确定血液中T3和T4的含量。综合考虑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的结果与甲状腺激素检查结果(特别是T4的含量)对诊断病情至关重要。
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查阅:甲状腺激素检查。
促甲状腺激素检查通常用于完成以下目的:
- 查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发诸如体重增加、疲劳、皮肤干燥、便秘、感觉非常冷或月经频繁等症状;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发诸如体重下降、心跳加快、紧张、腹泻、感觉非常热或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 查找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为甲状腺受损还是其他原因(如垂体或下丘脑出现了异常)导致的。
- 追踪使用甲状腺替代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
- 追踪正在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怎么样,这些治疗手段包括甲状腺药物、手术或放射疗法。
- 双重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同时做甲状腺激素检查和促甲状腺激素检查来确诊新生儿是否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检查过程是怎么样的?
检验人员会抽取血液样本:
- 使用医用皮筋(压脉带)绑紧上臂停止血流、使得下方的血管鼓起变大,方便用针扎入静脉;
- 用酒精清洁注射区域;
- 将针头扎入静脉(可能需要1只以上的针头);
- 采血管插上枕头的另一端,以使血液流入采血管;
- 收集到足够的血液后,取掉胳膊上的绑带;
- 用纱布垫或棉球覆住注射部位并将针头取出;
- 按压注射区域几分钟止血,可贴一个创口贴。
以上抽血过程跟我们平时在医院抽血并没有什么区别。
关于验血的信息,“问上医”强烈推荐您查看:关于验血,医生不会告诉你的事
检查过程有哪些感觉?
血液检查扎针时,检查者可能不会感觉到针刺入,或者可能会有一瞬间的刺痛感,而许多检查者不会感觉到疼痛(或仅有轻微不适)。医护人员的抽血技术、个人静脉情况和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会决定疼痛程度。
这种检查有什么风险?
从静脉中抽取血液样本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可能会在扎针处留下淤青。检查者可以在扎针处按压几分钟,能够降低出现淤青的风险;
- 极少数情况下,采集血液样本后,血管会肿胀。这种情况被称为静脉炎。可以用毛巾一天热敷几次来缓解;
- 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检查者来说,在抽血后,需要考虑扎针处不断出血的问题。服用过阿司匹林(spirin),华法林(warfarin)和其他血液稀释剂可能更容易导致出血。如果检查者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了血液稀释剂,请在抽血前告诉医生。
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查是用来诊断甲状腺问题的一项血液检查。
正常
下表中列出了检查正常值的参考范围。不同的实验室使用的正常值可能会略有差别,而检查报告中通常会列出该检查室所使用的参考标准。另外,医生也会根据检查者的健康情况和其他因素做出诊断。所以,个人检查结果可能不在参考范围内,但对检查者和检查室来说也是正常的。
检查结果通常能在2-3天内拿到。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稍高可能不需要治疗,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其他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治疗。
数值高
促甲状腺激素会平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数值低
促甲状腺激素会平低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无法进行检查或检查结果可能无效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 使用了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左旋多巴、肝素、多巴胺或锂;
- 最近做过使用了碘染色剂(对比剂)的X光检查或使用了放射性材料的检查;
- 压力大或有慢性病。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美国家庭医生智库】关于甲状腺检查的常见问答
(注:本文所述内容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的建议和美国医疗中心或医院的参考做法,如跟当地医院的规定不同,请谨遵医嘱。)
更多健康知识,尽在“问上医”!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