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误诊的7大女性健康问题!
有一些可以治疗的免疫系统疾病,它们的症状常常会被医生忽视或误诊。“问上医”整合美国家庭医生的权威知识,为您介绍这7大女性健康问题。
1.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哪些人是高发人群?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每10个人中就有1个)。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过高,这也是不孕的主要原因。雄性激素过高实际上是胰岛素失衡引起的,胰岛素是帮助调节血糖的激素。
医生表示,胰岛素是一种生长激素,它会使人发胖。过多的胰岛素会刺激卵巢,导致卵巢生产过多的睾酮并出现囊肿。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中,超过一半的人都会患上前驱糖尿病或糖尿病。
2.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症状?
除了月经不调,它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女性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面部、胸部、背部和四肢的毛发增多。更典型的症状有粉刺、脱发和迅速地发胖(1年超过10斤)。
3.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没有单独的检查可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因此,需要医生足够了解症状。医生可能会使用骨盆或阴道超声波来检查生殖器官是否有囊肿或增生的迹象。验血也可以检测葡萄糖和一些激素的水平,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一些异常情况(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4.如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种疾病目前还不能治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和预防不孕、糖尿病或心脏疾病。长期服用的短效避孕药可以帮助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减少毛发增长,还能清除粉刺。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控制血糖的降糖药,它可以减少睾酮的生成,帮助降低体重。
更多知识请点击: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纤维肌痛的主要症状是周身疼痛,医生也不清楚确切的病因。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大脑将普通感觉误当成痛觉了。
2.纤维肌痛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症状通常出现在中年和青年人身上,包括疼痛、麻木和精疲力竭。
3.如何诊断纤维肌痛症?
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无法发现纤维肌痛症。如果周身疼痛持续3个月,且做过压痛检查没有发现红肿的迹象,医生就会考虑是否是纤维肌痛症。
4.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症?
非处方止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可以帮助治疗纤维肌痛症。抗抑郁药还可以帮助止痛,并且改善睡眠。在某些情况下,一种名为普瑞巴林(Lyrica)的药物也能有所帮助。研究发现锻炼也会有所帮助,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慢慢开始锻炼。按摩、拉伸和减压活动可能都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如果患者感到沮丧和容易激动,疼痛会更加严重。
更多知识请点击:
7种可缓解纤维肌痛的锻炼
食物也可以缓解纤维肌痛
1.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哪些人是高发人群?
慢性疲劳综合征会使人感到极度疲劳,但是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疾病的确切原因。一些研究指出处于休眠期的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和压力都是可能的诱因。女性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性是男性的4倍,尤其是40-50岁的女性。这可能是因为激素变化和更年期。
2.慢性疲劳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症状?
即使休息,这种疲劳也不会减轻。而且身心活动都会让疲劳加剧。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活动水平通常都会明显降低。患者做事的时间也会延长,比如原来只需1小时就能做完的家务,现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除此之外,常见的症状还有记忆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原因不明的肌肉酸痛。
3.如何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这种疾病没有专门的检查,所以医生可能需要排除会引起相似症状的其它疾病(如单核细胞增多症、莱姆病、甲状腺疾病或抑郁)才能确诊。
4.如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些研究认为精神兴奋药物可以减轻疲倦,还能提高一些人的注意力。但是这些疗法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大多数医生建议患者进行轻微适度的日常锻炼来提高耐力。除此之外,还要多休息,减少压力,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一旦激素水平恢复平衡,许多患者都可以得到缓解。
更多知识请点击: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什么?
1.什么是红斑狼疮?哪些人是高发人群?
红斑狼疮主要有4种,最常见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即免疫系统出现故障错误地攻击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红斑狼疮会影响皮肤、关节、肺部、肾脏、神经系统或血液。大多数红斑狼疮患者都是女性。在美国,甚至90%的患者都是女性!科学家怀疑激素是导致15-45岁女性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红斑狼疮通常会在孕期或分娩后发病。
2.红斑狼疮会引起哪些症状?
红斑狼疮的症状包括疲倦、发烧、胸部疼痛、记忆衰退、皮肤损伤、关节疼痛和僵硬。
更多知识请点击:狼疮对身体各器官的影响
3.如何诊断红斑狼疮?
如果你出现了至少4种以下症状,可能是因为红斑狼疮:
- 晒太阳后面部出现皮疹;
- 无痛的口腔溃疡;
- 肾脏疾病;
- 肺或心脏周围组织肿胀;
- 血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低。
4.如何治疗红斑狼疮?
病情较轻微的可以使用布洛芬和萘普生来缓解关节和肌肉的疼痛。抗疟疾的药物(如氯奎宁)已被证实可以控制红斑狼疮的发展过程。糖皮质激素可以对抗炎症,但是可能会有长期的副作用。增加体力活动和情感压力可能会引发红斑狼疮发作。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亚麻酸的食物可能还可以帮助减轻疾病相关的炎症。
更多知识请点击:狼疮患者的饮食建议
1.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哪些人是高发人群?
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通过免疫系统攻击关节,造成多个部位肿胀、疼痛甚至潜在畸形,包括手部、手腕、臀部、膝盖和脚部。女性患者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总数的3/4。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症状,但是40-60岁最为严重。
2.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会让最简单的动作也变得很难和很痛苦,比如拧瓶盖、爬楼梯和穿衣服。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还有对称性,如果身体一侧的关节受到影响,另一侧的关节通常也会受到影响。其他症状包括麻木、关节压痛、疲劳和发热。女性经常会发现症状在怀孕时会消失,但是分娩后又会出现。
3.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阶段很难诊断。它的症状和其他关节炎的症状很类似。验血可以发现一种名为类风湿因子的抗体(80%的患者都会出现)。可能还会进行炎症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和沉降速率(检查红细胞的下降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X光可以检查关节恶化的程度。
更多知识请点击:
验血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及护理指南
4.如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抵抗炎症蛋白)和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缓解用药(DMARDs)可以帮助减缓、减少和预防关节损伤。糖皮质激素(类固醇)药物可以减少炎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可能会降低,也不能阻止疾病发展。一些专家认为高剂量的欧米伽-3补充剂可能可以减少疼痛和僵硬。
如果我们的免疫系统攻击大脑和神经系统中的神经保护层(髓鞘),就会出现多发性硬化症。这种错误的攻击会中断大脑和人体的沟通联系,有时甚至会破坏我们的神经。女性患多发性硬化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通常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这种疾病的概率是1/1000,如果有多发性硬化症的家族病史,患病的风险会更高。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和多发性硬化症有关,比如病毒或毒素。
2.多发性硬化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的早期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或无力、刺痛或钝痛、疲劳和视觉问题。有些患者可能症状很少或没有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会完全失去运动能力。一些人可以恢复相对正常的生活,但是另一些人需要持续的帮助。
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来说,同样度过一天,他们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的2-3倍。
3.如何诊断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没有明确的检查。但是近些年,医生已经开始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来分析视网膜的神经了。医生还会利用其它检查排除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这些检查包括验血(检查感染性或炎性疾病)和脊椎穿刺(检查病毒感染)。核磁共振(MRI)有时也可以发现病变,它可以发现髓鞘正在恶化。
4.如何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一些症状较轻微的人,只需服用糖皮质激素(类固醇)药物就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免疫调制剂药物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如干扰素β或格拉默醋酸盐。休息很重要,但是偶尔的锻炼也可以改善力量、肌肉、协调性和平衡性。保持热量也很重要,缺乏热量可能会引发肌肉无力。
更多知识请点击:多发性硬化症是什么?
1.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哪些人是高发人群?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腹部痉挛和疼痛、腹胀、胀气、腹泻和便秘。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和肠道的沟通出现了故障。女性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几率是男性的2倍。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
2.肠易激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症状?
一些人的症状仅仅是腹泻,其他的人仅仅是便秘。有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长时间的疼痛不适。油腻的食品和乳制品会引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咖啡、酒精和咖啡因会引起拉肚子。
3.如何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医生可能会使用罗马诊断标准(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其中一项标准是1年中共有12周时间都出现了这些症状。
4.如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纤维可以帮助一些便秘患者更易排便,许多水果和蔬菜中都包括纤维,包括西兰花、卷心菜和菜花。但过多的纤维可能会使症状恶化,尤其是腹胀和胀气。低剂量的抗抑郁药(比治疗心理疾病时低)可以帮助减缓控制肠道的神经细胞的运作,还能减少与胀气和腹胀有关的不适感。一些研究者表示薄荷粉(天然的抗痉挛药物)有时可以缓解腹部疼痛。催眠疗法可能也会很有帮助。
更多知识请点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要远离这6种食物!
更多健康知识,尽在“问上医”!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