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冷处理”
专家为您解释为什么最受欢迎的幼儿纪律策略之一——冷处理——也是最被误解的策略之一。
什么是冷处理?
冷处理应该是孩子与照顾孩子的人之间互动的一个短暂的停止,它的目的是给孩子一个练习自我冷静能力的机会。冷处理对5、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是一种有效且恰当的规则。
很多家长误解了冷处理
1.每年对孩子冷处理的时间都会增加1分钟。
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儿童慈善医院的医学博士、儿科教授Edward Christophersen说:“每年增加1分钟时间指的是冷处理的时间上限增加1分钟,而并不是每次冷处理都必须要那么长的时间。暂停是为了让孩子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休息一下。孩子越早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融合到家人之中越好。如果这个过程只需要45秒甚至更少那就最好了。”
2.给孩子安排单独的座位。
很多父母在对孩子冷处理时,会让他们坐在指定的座位上。虽然指定的座位对于需要空间来帮助自己恢复镇静的孩子很有用,但这并不是必要的。Christophersen博士说:“只是坐在椅子上并不困难,但孩子并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尤其是如果家长对孩子吼叫说‘去你的椅子上反思’,这就像是在进行口头的体罚一样。”
冷处理中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因为失去你的注意力而感到不适,置之不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成年人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被排除在晚餐聚会聊天之外的感受)。
3.过多地警告。
有些父母会在进行冷处理之前、期间及之后不断地警告孩子:“我将停止和你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适得其反的。
Christophersen博士说:“如果冷处理意味着我将停止与你交流,那么我怎么可能给你三个警告?每一个警告都是一次交流。”而且事后教育往往没有任何作用,除了提醒孩子她为什么会失控之外,还有可能让她又回到那种状态。
4.在孩子长大后还继续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一些父母坚持对自己已经对冷处理方法失效的孩子继续使用这种方法。这是非常不对的。
Christophersen博士说:“孩子到6、7岁的时候,她可能会对冷处理想得太多,然后在冷处理期间去策划报复自己的父母。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更好的办法是夺走逻辑上与手头的问题相关的孩子的特权。比如说,在家长要求时孩子拒绝关掉电视,那么这段时间里都不可以看电视了。
如何正确进行冷处理
Christophersen博士说:“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传递出 ‘我不会和你玩,直到你停止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信息。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有时候仅仅只需要父母将目光从他们身上移开就够了。”无论你怎么做,这样都可以给孩子机会暂停一下,并且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至少听得进去大人在说什么。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核心的冷处理对象群体,因为父母的感情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依靠讲道理或同理心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是不高效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且缺乏必要的语言和逻辑能力。
然后是方法的问题。Christophersen博士说:“父母应该尽可能少地使用文字来给孩子介绍冷处理。以短暂的取消关注开始,通常持续不超过2-3秒。然后可以延长冷处理的时间,如果有需要的话,每次可以延长几秒。快速地结束也是关键。当孩子恢复镇静后,他们应该立刻受到家人的欢迎。”
冷处理永远都不能作为主要的纪律手段。专家认为,父母们应该有很多策略,包括重新定向(比如用“看那消防车!”这样的干扰来打断孩子进一步发脾气)和预防(当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一天时,就缩短去杂货店购物的时间)。
如果你在家使用的规则策略并不像他们可能的多种多样,那也要振作起来。你并不是一个人。规则技术的专家们认为,父母通常会几乎完全依赖冷处理和打屁股的方法解决,直到他们了解了选择重新定向、预防和设置不当行为的逻辑后果。德波博士说:“父母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事情的。”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