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7招搞定宝宝如厕训练
作为一种文化,我们专注于让孩子摆脱尿布,尽早、尽快、赶上潮流。但你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健康的度过这一阶段吗?
父母通常会用贴纸、M&M巧克力豆、凉爽的内裤来诱惑小孩子;现在爸爸妈妈们要开始使用老式的便壶和门上装的设备,比如Poop 'N Pull,这个东西是密封的,有一根可以拉的绳子。一位博客作者说,Poop 'N Pull就像是用来训练小狗如厕的装置。“但是,嘿,只要能帮助宝宝完成如厕,”她写道,“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厕训练的目标不应该是“完成训练”。真正的目的是避免孩子将来到类似的节制诊所看病,比如我开的诊所。我每天看到的所有如厕问题——尿床、尿尿、排便事故、复发性尿路感染——都来源于患者的如厕训练阶段。许多情况下,这都是十年前种下的病因。我经常遇到在裤子上拉便便的初一学生和尿床的高一学生,除了4岁以下的儿童,谁还会用尿布。
所有这些儿童都有慢性便秘。
我们一心想让孩子摆脱尿布,会使他们习惯性地憋尿或憋便。最终,许多人都养成了这个习惯。总之:粪便堆积,形成又大又硬的一团延伸到直肠,挤压和刺激膀胱。最终,孩子的直肠部位可能会失去知觉,当粪便排出来时,孩子甚至不会注意到。憋尿会使如厕问题更加严重。当我向父母解释这一切的时候,他们都被说服了。他们说,“我多希望在对孩子进行训练如厕时,自己知道这些内容”,或者“我要对我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
如果宝宝上厕所很困难,可能是因为孩子憋了太多粪便或年龄太小,或两者都有。我日常治疗的问题都是流行性和完全可预防的。遵循以下7条疯狂的如厕训练成功的重要规则,再也不用带孩子来诊所就医。
想要帮助孩子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便秘、尿床、意外吗?确保你的孩子:
#1:在训练开始前,确保孩子每天可以排大量糊状大便。
如果孩子拉的大便像木棍或弹丸,那他一定是便秘。训练便秘的孩子如厕是注定失败的。甚至在你考虑训练孩子之前,要首先确保孩子的大便是完全不定型的,像厚厚的奶昔或豆泥。几乎所有出现训练问题的孩子——藏起来大便或是害怕马桶——都是粪便堆积太多或经历过大便的疼痛。
#2:不要有期限、压力或期望。
幼儿园的要求和如厕训练营会促使儿童憋便。正像育儿专家Janet Lansbury敏锐地指出的,“宝宝不需要大人训练他们使用厕所。他们需要的是协调、沟通的家长和看护人,支持和帮助他们学习上厕所,每个宝宝的学习过程都不相同。”
#3:训练对象是3岁左右的孩子——绝对不能是2岁以下的孩子。
我的研究发现,在2岁之前接受训练的孩子会比那些2-3岁接受训练的孩子的风险高出3倍,导致日间遗尿问题。这并不意味着2-3岁就是“如厕训练的黄金时间”。只是说2岁之前接受如厕训练的孩子后期发展成遗尿问题的风险最高。实际上,大多数3岁以下的宝宝没有能力应对他们的身体发出的排尿和排便的讯号,所以很多都。
#4:大便时,将孩子的双脚垫在凳子上。
人类通常是蹲着排便的。蹲着会使自然弯曲的直肠拉直,使粪便容易排出,不需要使劲用力。当大人在马桶上坐直时,排便都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孩子在马桶上坐直、悬空着腿时,那感觉就像是在朝着上坡方向排便一样。
#5:孩子每天都持续拉糊状大便。
如果在学习如厕时,宝宝的糊状便变成了颗粒或超大木棍,停止训练并开始治疗便秘。直到宝宝的大便完全变成糊状再恢复训练。是的,这意味着宝宝每次排便时你都要陪着!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频率。如果宝宝的排便频率下降,那么可能就是便秘了。
#6:每隔几个小时小便一次——不要憋尿!
你可能已经听说,憋尿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拉伸孩子的膀胱,可以容纳更多尿液和避免事故发生。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正常地排空才有助于膀胱的健康增长。而憋尿只会增厚和刺激膀胱,使它的容量减小。如果看到宝宝在不停地蠕动、微微屈膝或抓裆,那么一定要坚持让他上厕所。
#7:吃“真正”的食品,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宝宝学习如厕时极容易便秘;吃金鱼饼干、热狗、鸡块和其它高度加工的“食品”只会使情况更糟。如果宝宝拒绝吃蔬菜该怎么办呢?读阅读“便秘挑食者最好的技巧” 和问上医网站的相关文章,解决儿童饮食问题。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更多健康秘诀: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