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谈“贫穷”和“无家可归”的人
当孩子追着你问路边的乞丐时,是时候跟他解释一下了,可是从何说起呢?希望本文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孩子知道和需要知道的事
2-3岁的孩子可能会开始注意到,睡在公园长椅上或在路边乞讨的人们是和常人不同的,虽然他们不会真的明白为什么——可能也不会问为什么。到了4岁的时候,当孩子们看到有人无家可归时,就会开始向你提问。
你需要给孩子一个简单的解释,让他明白是什么回事,应该怎样看待它。不管你如何处理这个情况——给社区里的无家可归者捐款,或用其他方式帮助他们,或者都不是——要和孩子解释清楚。如果不解释的话,孩子会很困惑:“妈妈告诉我要有礼貌,但是她不喜欢我跟街上那个(乞讨的)人说话。”
不管你是否有意,肢体语言会透露你的想法。因此,重要的是要确立对待贫穷的态度,寻找机会和你的孩子一起讨论,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二.怎样开始和孩子谈论贫困、无家可归的人
1.明确你的观点
当你遇到一个乞丐,你会关心他的幸福——或者因为被打扰而烦恼吗?普渡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的副教授Judith Myers-Walls说:“有时父母会无意识地表达一些并非他们本意的价值观。”如果你每天都从睡在大街上的人身旁路过,而且从不谈论此事,那你所传递的信息就是这是不好的,或者你对此无动于衷。
当孩子变得好奇时,就是提醒你告诉他,你对此事的明确看法的时候了。你希望孩子有多么友善或谨慎的原则是什么?
2.解释你的做法
不论你是否经常向无家可归的人捐钱,都要告诉孩子原因。如果你乐于助人,但不捐款,你可以说,“我会给他们买三明治,但我不会给他们钱”或“不,我不给街上乞讨的人捐款,但我知道有社会救济组织帮助他们”。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档小区的Suzanne Lane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女儿Casey能拥抱所有的人,无论社会或经济地位。”她和Casey明确地谈论过无家可归的人,并带着年仅4岁的女儿一起做义工。
3.自然引出话题
如果孩子盯着推购物车的人,家长可以说:“让我们想想,购物车为什么会有用?它能帮你搬运很多东西。”顺便可以说,有的人可能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放东西。让孩子知道谈论他所看到的事物是可以的。
Cheryl Magadieu和她4岁的孩子在图书馆遇到了问题,“我们找到了一本叫做《Uncle Willie and the Soup Kitchen》的书,”说,“我当时并没有打算和Holly讨论贫困,但她真的很感兴趣,我们最终把这本书带回了家,读了好几遍。”
照顾无家可归儿童的美国非营利组织,Project Night Night的执行董事Kendra Robins,和她4岁的孩子这样提起这个话题:“我问Cole,什么能让他感到快乐和安全?他说他的床、襁褓、妈妈和他的熊。我问他是否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这些东西。他说不知道。我跟他说,有些孩子没有家、没有床或襁褓去依偎。我问他是否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和他一样感到安全。他说,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玩具和书籍给他们。”
4.简单一点
孩子还远不能理解贫困的概念,所以不要对贫困的复杂原因或解决方案进行长篇大论。只需要解决孩子提出的问题。在Casey3岁的时候,她问妈妈为什么有人在街边派发报纸?Lane说,因为他们没有地方住,想用报纸换一些钱。
在节假日,Erin Hedden会鼓励自己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给贫困儿童捐献玩具,或者为红十字会捐钱,她会使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我解释说,这样做能够使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5.激发同情
分享你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美国哈佛医学院儿童中心的心理学家Susan Linn,建议家长可以这样说:“这个人没有住的地方,真的是太可怜了。”
三.对于学龄前儿童关于贫困和无家可归问题的常见回答
1. “为什么那个人这么脏?”
让你的孩子知道:“看起来他没有干净的衣服,他可能也没有地方洗澡。”
2.“为什么那个人在街上睡觉?”
首先,判断孩子问题的根源,可以问:“你怎么看?”然后,根据他的想法,你可以推测:“我想,这个人可能没有家。”
Magadieu记得,她4岁的孩子问她关于睡在公园长椅上的人:“我们谈论了因为一些人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或者生病了,就失去了工作,所以没有家。我没有解释什么样的“疾病”——药物滥用、精神健康问题——会影响人的工作能力;我想等她长大一些再告诉她。我们也谈到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3.“这会发生在我身上吗?”
这是学龄前儿童的担忧。做出实际的保证——而不仅仅是说这将永远不会发生,而是说:“我们有一个家,而且我真的很开心我们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睡觉和放玩具。如果我们失去了家,那么我们可以……”然后说说你的想法:找一个公寓,搬到奶奶家住,待在避难所或任何可行的地方。
4.“她能和我们一起住吗?”
孩子会很自然地关怀和关心别人,可能想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当被女儿问到这个问题时,Lane回忆道,“我试图向她解释,这个办法不能帮助所有人。”给孩子讲述城市为这些人提供帮助的所有方式——避难所、食物赈济处、社区诊所和工作培训——以及家庭可以提供的帮助。
5.“他为什么这样?”
如果你遇到一个无家可归、行为怪异的人,那不必费心解释他有精神疾病或酗酒问题。孩子不会理解这些。你可以说,“有些人的行为和别人很不一样。”这个人可能没有家,或者没有人照顾他。
四.你还可以做的事
1.阅读儿童读物
David McPhail的《The Teddy Bear》,讲述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收养了一个迷路的泰迪熊的故事。或者读读DyAnne Disalvo-Ryan的《Uncle Willie and the Soup Kitchen》,讲述了一个参观做汤厨房的男孩。
2.一起做些不同的事
带领孩子将旧衣服或玩具捐给贫困儿童,或将一些物品捐给食物赈济处。捐赠给“希望工程”、福利院等非营利组织,为无家可归的儿童提供帮助。教导孩子在生日过后或圣诞节前夕对玩具大清除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尝试。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更多健康秘诀: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