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人要去出征了,应该怎样和孩子谈起这些?
你知道应该如何告诉孩子出征吗?快来看看问上医专家的建议吧。
一、当家里有人要去出征,学龄前儿童知道什么以及需要知道什么?
如果家里爸爸妈妈或者亲人要去参战,学龄前儿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4岁的孩子会关心这样的安排对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比如,“我还要去上学吗?”“谁会抱我上床?”然后,他们可能会很伤心并且为即将而来的分别感到焦虑。即使是3岁大的孩子也能明白战争意味着危险,并且担心离开的亲人的生命安全。
由出征带来的分离打破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可预测的认识。孩子的焦虑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她可能会表现的比平时幼稚,发牢骚、粘人、发脾气、做噩梦或者尿床。她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能够确保自己是安全的,每天的生活都很熟悉并且一切依旧。
如果你是留在家里的那一位家长,你要面对的是即使在你自己都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要给孩子安全感。保护孩子不要接触到那些恐怖的报道,尤其是有关军队死亡或者一些细节的东西会吓到孩子。坚持每天的日常生活会给您和孩子一些安慰。
二、怎样告诉学龄前儿童亲人要去战场了?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你可能很难从恐惧和悲伤里走出来,但请记住,孩子可能会看出你的恐惧。你没有必要表现的非常轻松,但是如果你很震惊或者很恐惧,孩子也会和你一样。在告诉孩子之前,首先与你的伴侣、其他亲人、好朋友表达你的恐惧并且寻求帮助。这会让你在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平静一些。
2.将新闻拆分开
陆军医疗中心的儿科医生Keith M. Lemmon说:“1周告诉孩子的消息不要超过2条。过早告诉孩子有关分离的事情并没有好处,因为他们不会记太久。”
和孩子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不要过于严肃。普度大学副教授Judith Myers-Walls说:“这件事与你坐下来教导孩子是不一样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学龄前儿童也做不到这些。”在购物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爸爸要去外地一段时间,我们要为他买点东西。”或者在睡前告诉他“你为什么不让爸爸给你讲小故事呢,他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都不在。”如果孩子问为什么,你可以向他解释因为爸爸要去军队,他有的时候就要去出差。
3.简单说明
告诉孩子的时候不要说的太过详细,也不必告诉孩子冲突的根源——这些已经超过了孩子的理解范围也不要告诉他有关危险的事情。“我不建议告诉2-4岁的儿童一些潜在的危险,因为他们不仅不会处理信息还会将事情想得更糟糕。”Lemmon说。
4.不要做无法兑现的承诺
尽量不要说“别担心”、“妈妈这几个月在家呢”这样的话。几个月这样的概念对于孩子来说太抽象了。况且,如果妈妈也要被调到战区不能回家,这些承诺会损坏你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你可以给孩子一些现实的安慰,比如“不管怎样,妈妈都爱你。我和爸爸会尽一切保护你的。”告诉孩子他很安全,家里的其他人也很安全。家长们还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每天都想她。
5.用行为安慰孩子
孩子的焦虑可能是无声的——比如,玩耍时有攻击性或者睡的不安稳。用行为安慰她也很重要。如果她看起来很担心,就给她多一点拥抱和亲吻。如果她愿意的话,让孩子与她最喜欢的娃娃睡觉,或者鼓励孩子在床上跳尽管她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前现在已经不这样了。
要远征的父母亲或者亲人应该多陪陪孩子,可以一起去公园玩或者在晚上给她讲小故事可以玩一些记忆深刻的游戏。另一种办法就是即将离开的亲人可以给孩子留一些东西。Major Lemmon 把自己的T恤放在了孩子床头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安慰,并且提醒孩子他的离开是暂时的。
6.鼓励表达
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可能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表达出来。用艺术品和玩偶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你可以说,“让我们给爸爸寄一些东西吧”“你为什么不画画了呢?”这些话语可以揭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想的。
7.制定计划以保持联系
在临走之前,告诉孩子你们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件交流,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进行视频。Myers-Walls 建议将要离开的父母亲可以制作一个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视频或者音频,这样你不在的时候孩子就可以重播。一旦要出征的人走了,定期让孩子画一幅画或者口述一封信一并寄出。还可以为爱人拍一些照片和视频许多军人家属用日历标记出亲人出发的那一天。
8.做好回答同一个问题的准备
如果孩子反复问同样的问题时不要感到惊讶。她还没有“永远”这个概念,所以尽管她听到爸爸妈妈要离开,她期望一切东西都会奇迹般地快速恢复正常,然而当这一切没有发生的时候她就会感到困惑。她可能会不停地问一些情景,尤其是当她看到的时候。她也会问她听到的一些比较复杂的词语,比如,“出征”或者外国的国名。做好解释和回答这些问题的准备。
9.避免孩子看到恐怖的战争新闻
听到爆炸声或者士兵或平民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让学龄前儿童感到困惑并会更可怕。在孩子睡着前关掉电视和广播新闻。“如果孩子听到新闻报道,尽可能的安慰孩子,告诉她家人都很安全,”Major Lemmon说。提醒孩子,很多人都在尽力保护家人的安全。
尽量不要谈论有关冲突的话题。但是,如果有令人振奋的消息的话,随时与孩子分享。
10.告诉孩子大人会尽力保护她的安危
在自己对于正在发生的战争也很焦虑的时候要做到安慰孩子很困难。但是你可以告诉孩子(也可以提醒你自己)有许多人都在保护着我们的安危。从政府到军队再到当地警察他们都在保护我们。
三、学龄前儿童常见问题的解答
(1)“我的生日派对还能举办吗?”
学龄期儿童想要知道当爸爸或者妈妈不在的时候,她的生活还会是一样的吗。告诉孩子:“当然可以。尽管爸爸不能陪你过生日但是他会打电话并且想要知道你生日派对的情况。”
(2)“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孩子不明白她不能和妈妈或爸爸去国外工作,她不知道到底有多远。告诉孩子说:“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但是我必须工作。”告诉她你会多么想念她,你还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信件与她保持联系。
(3)“爸爸去了吃什么呀?”
许多学龄前儿童会对即将离开的父母的生活状况作出反应。你可以告诉她“爸爸会吃为他特制的食物。”还可以告诉孩子你会在哪住,你还有人照顾。
(4)“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你不能告诉孩子一个准确的日期,”Major Lemmon说。学龄前儿童也很难有时间的概念。你可以告诉他一个时间范围或者大致的日期。你可以说:“爸爸准备在你生日前回到家,但是他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回家的时间还不能确定。”
(5)“她不会有事吧”
你不能向孩子保证亲人一定会没事的。但是,你可以强调她和其他人的工作是为了维护安全。“姑姑和很多人的工作就是保护我们大家。让我们为她祈祷能够早日安全到家。”
(6)“你哭什么呢?”
无论怎么努力保持镇静,你的悲伤可能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你可以说,“我很伤心,因为爸爸要去保卫祖国,我会想他的。”如果她还有很多问题,尽可能简单地回答她。但是请记住,如果孩子看到你心烦意乱也会很沮丧。当孩子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再发泄你的感情吧。
(7)“我的床下是不是有鬼?”
学龄前儿童可能会突然变得害怕陌生人、怪物、黑暗或其他未知因素。安慰孩子:“你的床下没有鬼,哪里都没有。我们一起看看你就知道了。”你没有必要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怪物”。孩子只是希望你能安慰她今天晚上她很安全。
四、维持日常生活习惯
分离的压力会打乱家里的常规但是坚持日常生活会让孩子感到安全。所以每天按时间吃饭、去公园散步,玩耍以及睡觉。“尽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Myers-Walls说。
- 制作一个离开的亲人的照片集并且定期与孩子一起浏览。将亲人的照片放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和孩子的卧室里。
- 观看为学龄前军队儿童拍摄的视频。
- 浏览一些有关军人家庭文章的网站。你也可以看一些关于帮助孩子的信息以及有关军人家庭的节目。
- 寻求社区的支持也可以去教堂。
- 参加一些支持军人家庭的群体。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更多健康秘诀:
1.如何快速怀孕?
3.剖腹产注意事项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