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难以面对的死亡,3岁孩子该如何应对
你知道如何向学龄前儿童解释死亡吗?该如何引导她呢?快来看看问上医专家的建议吧。
这个年纪的孩子会想些什么?
死亡是最难与孩子谈论的事情之一,特别是自己也在努力克制悲伤的时候,但死亡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孩子们需要了解它,并找到面对悲伤的方法。
学龄前儿童很小就明白死亡的概念了。他们在童话故事里,电视上看到过死亡的现象,在人行道上或路边遇到过死虫子、鸟、松鼠。有些孩子可能已经经历过宠物或者家人的死亡。
尽管如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仍然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例如,他们不能理解死亡是永久性的、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他们也不能理解死亡意味着身体不能在运行。他们可能认为死者还会吃饭、睡觉、做正常的事情——只是他们在天堂或在地底做这些事。
无论解释多少次,学龄前儿童还是不能理解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可能将其看作是暂时和可逆的。即使有父母或兄弟姐妹死亡,学龄前儿童还会认为死亡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反应各不相同,如果孩子变得粘人,行为举止倒退回如厕训练时期,恢复婴儿时说话的习惯,或突然拒绝去熟悉的幼儿园,那么也不要惊讶。毕竟,孩子的日常生活被打断了,他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周围的大人都如此悲伤,世界可能突然让他感到很不详。
另一方面,她可能不会对死亡有任何反应,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反应——与平时的乐观和玩乐混在一起。
这也很正常。孩子只会有小部分的悲伤,并不会完全感到悲伤。直到他们觉得安全后才会释放剩余迟来的悲伤——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特别是如果孩子已经失去了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话。
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有些看起来很古怪的行为,比如装死。这也是正常的,即使你觉得这种行为很病态,总之,不要阻止他以这种方式感受死亡。
如何向学龄前儿童解释死亡
1.不避开她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对死亡好奇很正常,即使她还没有失去亲人。事实上,在情感较少时让孩子了解死亡更好,因为这在她失去亲人时会有很大的帮助。
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不要害怕读孩子的宠物或爷爷奶奶死亡的故事。
2.给孩子简短的答案。小孩子一次接受不了太多信息,因此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与其对他说亲人是由于得了某些复杂的疾病而去世的,不如告诉他死亡是因为生理机能停止了工作,这种说法更有助于他理解死亡的真实意义。可以给孩子说:“John叔叔去世了,他的身体停止了工作,所以他再也不能走路或跑步了,也不能吃饭或睡觉了,同时他也不会感觉到痛。”
让孩子了解常识,如让他知道如果亲人去世了,谁会来照顾他是很重要的。小孩子可能会想如果妈妈死了,谁来给我洗澡。
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来说,悲伤都是伤口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不要害怕孩子有很悲伤的情绪,但也不能让孩子悲伤过度。让孩子明白眼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告诉孩子自己流眼泪的原因是思念奶奶。孩子能感受到家长心情的好坏,当他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你在试图隐瞒时,可能会更忧虑。
3.避免太婉转的说法。成年人经常会用些婉转的说法来形容死亡 ——“平静的休息”,“永恒的睡眠”——这些说法会让孩子感到很困惑,所以不要说爷爷正在“睡觉”或“已经消失”。“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担心晚上睡觉意味着死亡或者他会认为你在离开办公室或商店后就不会回来了。
陈述死亡原因时越简单越好:“爷爷老了,他的身体不能正常工作了。”如果爷爷死前生病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自己生病了——感冒或得了流感——也不意味着会死。向孩子解释人们生病的方式不一样,轻微的疾病是会恢复正常的。
4.讨论上帝和天堂时要谨慎。告诉孩子死亡和来世的定义取决于宗教信仰。如果在谈论上帝和天堂的概念,说前仔细思考应该说什么,因为这些用来安慰孩子的话可能会让他感到困惑。
例如,如果告诉孩子:“珍妮现在很高兴,因为她在天上,”她可能会担心:我周围的人都这么难过,Janie 怎么会高兴?如果你说:“Janie人很好,所以上帝让Janie去陪他了,”他可能会想:如果上帝想带走Janie,那他会带走我吗?我应该乖点,和去天堂陪上帝还是调皮点跟爸爸妈妈一起待在这里?可以继续沿着刚才的话说:“我们为Janie 不能与我们一起生活感到伤心,同时,我们会非常想念她,但知道她现在与上帝在一起大家感到很欣慰,”这种说法会消除会孩子的担忧。
5.为孩子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准备。亲人去世时他们感到的可能不只是悲伤,也许还有内疚或愤怒。家长要安抚说亲人的离世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过错,如果孩子对你、医生和护士,甚至死者发脾气,请不要感到惊讶。
最好希望孩子能经常发脾气,他发脾气可能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悲伤(虽然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发脾气)或是对家里沉闷紧张氛围的一种反弹。
6.孩子会反复问一个问题。做好孩子不断重复问一个问题的准备,因为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对他来说很难。
随着孩子死亡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也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别担心一开始没有完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概念——孩子持续问一个问题很正常。尽可能保持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7.纪念死者。孩子们需要将悼念亲人的方法具体化。她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参加葬礼,但参加不同方式的追悼会可能会让她感觉更舒服。她可以在家点只蜡烛、唱首歌、画幅画,或者参加一些其他仪式的纪念活动。
如果她确实想参加葬礼或其他仪式,事先向孩子解释死者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棺材、别人会如何表现,尽可能多说仪式的细节。
与孩子讨论她与死者的关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还记得和奶奶一起去摘草莓吗?和你在一起时,她很开心。”
8.讨论流产。如果经历了流产事件,毫无疑问你会悲伤。但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也可能会心烦意乱,即使她还不能完全了解怀孕的概念。
她可能会为那个小生命没有能活下来或为自己失去做 “大姐姐”这一机会感到内疚。孩子可能需要很多鼓励才能相信这种死亡并不常见,尤其是如果你还想再要一个孩子时。
告诉他流掉的胎儿身体不够健康,因而不能从妈妈的肚子里健康地出生。让孩子画一副画或者做一个特别的礼物来与死去的胎儿道别。
9.不要低估宠物的死亡。这是许多孩子第一次与死神擦身而过,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个深深的悲剧事件。家里的狗或猫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玩伴,给孩子了无条件的爱和陪伴。定期喂养鹦鹉或金鱼可能会让他感到骄傲及成长。
尽量不要说“不要难过,Rover现在在天堂”——这可能会让他认为自己的悲伤是不合适的。相反,可以对他失去小伙伴这件事表达自己的同情,从而期望他会在自己在乎的人离世时产生相同且长期的哀伤,并不停的重复问问题。
10.帮她回应媒体报道的死亡。孩子可能会无视媒体所报告的大范围的死亡数字或国家灾难及战争的新闻报道。但家长悲伤或焦虑时,他可以感觉出来,他也会可能听到年长的孩子讨论这些事件。
安抚他“人们正在别的地方作战”这件事让人难过,但是,你会尽自己所能来保证他的安全。
11.尽力让学龄前儿童回归正常生活。“不要因为孩子的悲伤而打破固定且可以给孩子安全感的日常生活及活动。
当然孩子会沮丧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是越早恢复日常生活,其沮丧就消失得越快。他需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而且,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的话,就应该让他回到朋友之间享受快乐。
12.不要试图保持完美。如果你还沉浸在亲人的死亡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引导孩子渡过艰难时期,但不要指望自己是完美的。可以在孩子面前哭泣,不能指望自己在第一次时就可以完美地回答所有问题。
向朋友和亲戚寻求帮助,请记住,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自己处理的越好就意味着可以更好地帮孩子处理问题。
13.获得帮助。如果小孩子似乎有个特别困难的时期需要应对——例如,如果他睡觉时会害怕或看起来很沮丧,那么家长应该和医生进行讨论。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更多健康秘诀: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