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条建议,带孩子也能礼貌访友
你可能会经常带孩子出,那么该如何教会孩子拜访礼仪呢?一起来看看吧。
除了去餐馆、购物商场和电影院,你还会时常去朋友家里串门,带孩子做这些事儿时你可能对孩子的表现有更高的期望,到没有孩子的朋友家里时更会如此。
为了更加和谐、愉快地拜访朋友,不妨看看这几点建议:
1.定规矩。出门拜访之前,告诉孩子不要把脚和鞋子放到别人的家具上,不许在别人的屋里乱跑。
2.预告外出拜访内容。向孩子说明拜访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妈妈、爸爸、Mr.和Mrs. Jones会坐在厨房里喝咖啡,你和Jane会在家里玩。”
3.安排好孩子的活动。如果你拜访的朋友家里没有孩子,那就给孩子带一些东西让她玩儿,比如书籍、小游戏或者涂色书。
4.对暗号。你可以事先规定一个暗号,告诉孩子某一行为是不合适的必须结束。比如,当你拉耳朵时,就意味着孩子需要停止自己的行为。这样,你既可以警告她,又不会让她尴尬。
5.准备好离开。假如孩子没有注意到你的警告或者行为真的出格了,你可能需要忘记避免尴尬这一点,先带她到院子玩一会,舒缓一下神经,然后温柔地提醒她的问题。
6.避免附带损害。你不能指望东道主的房子对孩子是绝对安全的,先查看一下周围的区域是否有易碎或危险的东西。若有,可以跟朋友商量远离这些东西。如“ ‘这是一个漂亮的瓷器,但我女儿可能会碰到它。’我可以把它放到这个架子上吗,这样更安全?”。 另外,如果他们家里有太多的宝贵物品,你可以问是否可以坐在外面或去一个易碎品比较少的房间。
2岁时,许多孩子可以:
- 大致了解,在别人家的规矩是和自己家不同的
4岁时,许多孩子可以:
- 了解并遵循别人家的许多规矩——通常需要你的提示;
- 了解并遵从非语言的暗号,停止正在做的事情(但有时他们太兴奋,不注意你的提示);
- 通常会记得不把自己的脚放到墙壁和家具上;
- 不在屋里跑,但有时需要你的提醒;
- 不触摸易碎物品——特别是你提醒他们时。
8岁时,许多孩子可以:
- 短时间内参与成年人谈话(15分钟左右)。
快分享,让身边的新手爸妈一起轻松起来!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