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失禁预防,生于此而灭于斯
您知道为什么女性尿失禁频发吗?又该如何预防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尿失禁虽然是一种男女皆有可能患上的一种病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而且,尿失禁由于其病种的特殊性,时不时漏尿的现象也会给患病人员带来难以言表的尴尬与愤懑,常被人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症”。那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尿失禁呢?尿失禁又应该如何预防?这些问题,问上医将在下面一一为您解答。
年龄、生育、生活习惯、医源性损伤是尿失禁的四大病因
- 年龄。雌激素是保证尿道及盆底肌肉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激素的分泌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相关肌肉组织萎缩,支托及收缩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尿失禁。
- 生育因素。一些怀孕期间的女性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怀孕后期出现漏尿的现象。这是因为膀胱下垂改变正常膀胱和阴道位置而造成的。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孕期及分娩时盆底支持组织松弛、盆底薄弱,正常的尿道膀胱解剖结构被破坏是女性生育造成尿失禁病症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多次怀孕分娩后损伤会进一步加强,尿失禁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 生活习惯。憋尿使膀胱长时间处于充盈状态,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失去敏感性,从而无法完成紧绷动作,发生尿失禁症状。同样的,吸烟、便秘、经常从事增加腹部压力的重体力活也会影响尿道周围肌肉组织从而引发尿失禁的产生。
- 医源性损伤或外伤。尿道周围的结缔组织、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盆底肌肉等都是保证尿道正常工作的必要组织。一旦由于手术或其他外伤对这些组织造成损伤,就有可能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另外,一些药物性原因、神经系统的异常等因素也会导致尿失禁病症的发生。
小小细节让你远离尿失禁烦恼
1.生活方式及环境
生活方式及环境方面的要点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远离有可能直接导致尿失禁的不良习惯;二是远离那些会引发尿失禁的疾病。
- 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心态、远离压力和烦恼是预防尿失禁的一剂良药。虽然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但是过来人都会懂其中的深刻内涵。
- 养成良好习惯,防止尿道感染。女性尿道由于位置处于肛门前方,距离较近,因此,不良的便后清洁方式会对阴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是避免尿道感染、降低阴道尿失禁的有效手段。另外,在性生活前,夫妻应保持外阴的清洁,避免尿路感染症状。
- 有规律的性生活。研究表明,绝经后的女性如果能够保持规律的性生活,就能够促进体内雌激素的释放,从而明显延缓盆底肌肉等相关肌肉的萎缩进程,以降低尿失禁病症的发病概率。
- 孕产后女性的特殊照顾。女性生育后要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负重和劳累,坚持锻炼会阴、尿道处的肌肉组织。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憋尿,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如果有产伤的情况的话,还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及术后恢复。
2.日常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是主动预防尿失禁的最佳方式。通过膀胱功能训练、骨盆肌肉训练(提肛运动)、间断排尿训练等盆底肌群专项训练方式,都可以有效提升相关肌群的张力,从而避免尿失禁的发生。(具体锻炼方式可参见:记住这几点,老年人尿失禁护理不再难)
3.饮食预防
饮食预防应侧重于:(1)补充有助于提高肌肉活力的营养;(2)食用可以防止便秘的饮食。因此,补充蛋白质,加大含纤维素丰富的全麦类、谷类食物以及各种颜色的蔬菜瓜果的食用是预防尿失禁的有效途径。
4.防微杜渐、提早治疗
- 要治疗可能会引发尿失禁的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因此,应首先积极治疗此类会引发腹压增高的疾病,以根除尿失禁的源发性疾病。
- 要注意日常自检自查,提早治疗。
要充分注意尿失禁发病的前期症状。比如: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或带血,排尿困难、不顺畅,尿频或失禁,腰酸、腹坠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防止盆腔器官脱垂、引发尿失禁问题。
(部分内容来源:广州日报)
传给身边的人,一起享受健康自由!
更多健康秘诀: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