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
孩子出现尿布疹应该怎么办?问上医为您支招!
尿布疹的症状有哪些?
尿布疹是什么?
患尿布疹后会发生什么?
尿布疹常见吗?
尿布疹如何治疗?
尿布疹如何自我护理?
哪些因素会加重尿布疹的病情?
尿布疹应该何时就诊?
尿布疹就诊时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尿布疹如何诊断?
哪些人容易患尿布疹?
SOURCES:
尿布疹的症状有哪些?
尿布疹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鳞状皮肤问题、丘疹、脓肿的水疱、尿布区域肿胀。尿布疹是什么?
尿布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现象,它发生在宝宝与尿布接触的皮肤,会出现皮肤发红、出现鳞状皮肤问题的症状。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有:
- 摩擦:大多数尿布疹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湿尿布摩擦婴儿敏感的皮肤导致宝宝屁屁周围出现红色发亮的皮疹。
- 刺激:尿布下的皮肤会因为刺激物(如粪便、尿或清洁剂)的刺激而变红。刺激可能是由尿布或者尿液和大便里的酸引起的。此皮疹通常出现在被尿布擦过的地方,不会出现在皮肤的褶皱处。
-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的皮疹,又称真菌或酵母菌感染,外观呈明亮的红色,通常出现在使用抗生素之后。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微生物,它一般出现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如口腔里。实际上,念珠菌和引起鹅口疮的微生物是相同的。
- 过敏反应:皮疹可能是由尿布湿巾、尿布、洗衣粉、肥皂、乳液或有弹性的塑料裤子引起的过敏反应。
- 脂溢性皮炎:这是一种油性、黄色的皮疹,也有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面部、头部、颈部。
有些情况下,宝宝或哺乳期母亲换了饮食或抗生素(真菌感染要服用抗生素),也会引起尿布疹。尿布疹通常在使用外用药膏和其他家庭护理后的1-2天好转。
患尿布疹后会发生什么?
尿布疹初期的症状表现为宝宝裹尿布的区域皮肤发红、发炎。经常更换尿布或使用尿布疹药膏,症状会在2-3天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就去看医生。如果不进行治疗,皮肤发红和鳞屑问题会更严重。如果发生感染,宝宝的皮肤可能会变得红肿,甚至可能开始发烧。尿布疹常见吗?
9个月到1岁的孩子中,约有7%-35%的孩子,在特定阶段会患尿布疹。尿布疹如何治疗?
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尿布疹症状,治疗法方可能包括:
- 涂含氧化锌或凡士林油的护臀软膏,以治疗因受小便和大便刺激而引起的尿布疹;
- 使用抗真菌霜剂,如制霉菌素(制霉菌素)、克霉唑(Lotrimin)和咪康唑(Micatin,Monistat-Derm),以缓解因真菌感染引起的尿布疹;
- 如果医生建议,可以使用较温和的含皮质类固醇护肤霜。
尿布疹如何自我护理?
经常换尿布,或在一段时间不给宝宝裹尿布,以使宝宝的皮肤多接触空气。使用温开水、软布或无香纸巾清洁宝宝的臀部,并轻轻拍干清洗后的水渍。涂抹护臀霜后再换上干净的尿布。可以偶尔用温水浸泡宝宝的臀部,尿布不要太紧,避免使用带香味的洗剂、肥皂、以及织物柔软剂。哪些因素会加重尿布疹的病情?
不经常换尿布、宝宝或哺乳期母亲服用抗生素、腹泻、使用织物柔软剂或玉米淀粉。尿布疹应该何时就诊?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请联系医生:
- 尽管治疗了4-7天,皮疹不好转。
- 皮疹恶化越来越明显或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 皮疹似乎有被细菌感染的迹象,出现了以下症状,如流脓或有黄颜色的结痂。这就是所谓的脓疱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 你不确定是什么导致的皮疹。
- 你怀疑皮疹可能是由过敏引起的,医生可以帮你查明宝宝的过敏原。
- 皮疹伴有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的腹泻。这是非常罕见的,需要去医院就诊。但是,如果孩子看起来正处于剧烈的疼痛之中,或者如果您发现孩子的皮疹迅速蔓延并且伴随着发烧,那么应该及时就医。
-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前6周就出现皮疹,那么要及时就医。
尿布疹就诊时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宝宝的症状是尿布疹还是其他疾病?我要怎么处理宝宝的尿布疹?
有什么可以推荐的治疗尿布疹的产品吗?
宝宝需要做检查吗?
尿布疹多久可以痊愈?
尿布疹如何诊断?
医生会看宝宝的皮肤并问问题。体检通常就可以诊断尿布疹。医生还可能会进行刮皮肤测试来检查是否真菌感染。哪些人容易患尿布疹?
宝宝或母亲服用抗生素、穿过紧的尿布、长时间不换尿布。SOURC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PubMed Health: "Diaper Ras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FamilyDoctor.org: "Diaper Rash." KidsHealth: "Diaper Rash." TheBabyWebsite.com: "Nappy Rash Old Wives Tales." Shin, H. Dermatologic Therapy, March 2005; vol 18: pp 124-135.“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