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知识大全
脂肪肝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超过肝重量的5%的一种病变。
脂肪肝的简介
什么是脂肪肝?
哪些人更容易患脂肪肝?
脂肪肝有哪些种类?
脂肪肝有哪些症状?
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诊断依据和检查项目
如何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如何治疗?
脂肪肝的日常自我护理方法、自检自查
关于脂肪肝的常见误区
脂肪肝的饮食注意事项
如何防止脂肪肝复发?
脂肪肝患者怎么看医生?
脂肪肝的用药指导
脂肪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脂肪肝的相关阅读
脂肪肝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超过肝重量的5%的一种病变。通俗来讲,脂肪肝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上腹部疼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产生多种并发症。
一般来说,如下人群患脂肪肝的风险大:
- 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肥胖者);
- 多坐少动,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如:白领人士);
- 嗜酒者;
- 营养不良者;
- 不能进食者;
- 在有毒环境工作者;
- 某些药物的服用者;
- 胰岛素抵抗者(即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
- 代谢综合征患者(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脂肪肝分为以下几种阶段
- 单纯性脂肪肝,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B 超和(或)CT 提示轻、中度脂肪肝;
- 脂肪性肝炎,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高于正常值上限的 1~5 倍,持续时间大于 4 周,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
- 脂肪性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有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肝功能和血液中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或异常,B 超和(或)CT 提示脂肪肝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肝组织活检证实。
脂肪肝的分类
●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 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资料显示,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因为饮酒后乙醇会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另外还会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甚至会发生猝死。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
●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可以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能够迅速消除。
●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应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又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对于此类病人,其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
● 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 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学药物,西药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属于一种病理现象,不需要单独作为一种病来治疗,也绝非无药可医。当发现有脂肪肝时,应及早到医院认真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肝肿大、肝区痛、疲劳、血脂异常、肝脏轻度脂肪变性、扣痛、脂肪痢。
脂肪肝患者有什么症状?
早期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不典型的症状。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一半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右上腹可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脂肪肝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征。脂肪肝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表现。脂肪肝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脂肪肝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脂肪肝与以下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均可造成肝细胞内的脂肪过度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药物;
营养不良;
减肥后体重急剧下降;
丙型肝炎(会导致肝脏炎症);
体内过多的铁;
工业毒物。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尤其是B超和CT具有一定特征,确诊有赖于肝活检。
1.病史:酒精性脂肪肝有长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此外,还有肥胖、糖尿病、静脉高能营养、使用有关药物及接触毒物等。
2.临床表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
3.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一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病人有叩击痛。重症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表现。
4.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脂肪肝检查项目
抽血化验肝功能: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一般正常,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转肽酶可轻度、中度升高(小于 5 倍正常值上限);
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 70%~80% 左右,CT 检查可以用来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还可以评价脂肪肝的预后,但该项检查对患者有创伤,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常规不做该项检查。
- 生活作息规律,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及腹围;
- 加强运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 戒烟戒酒;
-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
2.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治疗的关键。脂肪肝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的进食量,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减少;同时辅以运动,可以是慢跑或快走。
3.药物治疗:血脂很高的患者可服用降脂药物;保护肝脏的药物;抗氧化药物,如维生素 E、维生素 A、牛磺酸等。
4.外科手术:特别肥胖且无法通过节食和运动降低体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减肥手术;脂肪肝晚期发展为肝硬化,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或衰竭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
脂肪肝患者生活中自我护理方法
1.饮食:饮食要定时定量,肥胖患者要逐渐减少饭量,尤其要控制晚餐的摄入量;食物种类多样化,以均衡营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清、牛奶等,避免含糖量较高及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运动:脂肪肝患者必须为自己制定严格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通过运动能够取得较好的减肥效果,且很少有不适症状。
3.规律作息:这一点对脂肪肝患者尤为重要,一方面合理的作息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缓疾病发展。
4.戒烟戒酒:脂肪肝患者应停止吸烟饮酒。
自查,你是不是脂肪肝“目标人群”
- 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
- 是否有过快速减肥经历:过分节食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
- 营养不良: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
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原因主要是摄入脂肪过多,超出了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脂肪肝。调查显示,肥胖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患病率为 40%~90%,其中,中心性肥胖患者的患病率可高达 94%~97%;2 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 20%~75%;高脂血症患者的患病率为 20%—81%。由此可见,肥胖患者确实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2. 男性更容易患脂肪肝吗?
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均可发生脂肪肝,男女发病率相差无几,40~49 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3. 孕妇会得脂肪肝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 28~40 周,多见于妊娠 35 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等情况。该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 1 周后孕妇出现皮肤发黄,颜色不断加深。抽血化验肝功能指标异常。B 超提示脂肪肝。病人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如不进行分娩任由病情继续进展,会出现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低血糖、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常于短期内死亡。如高度怀疑该疾病,应及早终止妊娠,并积极保肝等对症治疗。
4. 喝酒会引起或加重脂肪肝吗?
会,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伤,其中包括肝脏对脂肪代谢功能的损害,因此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其次,脂肪肝患者大量饮酒,会使肝脏进一步受损,加速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
5. 脂肪肝会癌变吗?
有研究报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为 2.3%;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一般不会发生肝癌,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率高达 15%~20%。酒精性相关的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发生率约为 15%。
6. 有脂肪肝的人容易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吗?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中心型肥胖、高血压、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7. 减肥减得很快会得脂肪肝吗?为什么脂肪肝患者应避免体重下降过快?
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应避免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会导致大量脂肪进入肝脏代谢,一方面增加肝脏的负荷,使肝细胞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过多的脂肪会产生一些毒物,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因此,肥胖患者建议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循序渐进,每周减重 1 kg 为宜。
8. 脂肪肝能治愈吗?
单纯性脂肪肝如果积极治疗(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合理作息,戒烟戒酒等),可完全恢复。脂肪性肝炎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在 10~15 年内部分脂肪肝患者会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一些老年患者还会发生肝细胞癌,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脂肪肝已经成为继酒精肝及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的第三大病因。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预防脂肪性肝硬化发生的根本措施。
(1)饮食要定时定量,肥胖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食量,逐渐减少饭量,尤其要控制晚餐的摄入量;
(2)食物种类多样化,以谷物类为主,均衡营养;
(3)适量补充优质蛋白;
(4)宜吃新鲜时令蔬菜瓜果;
(5)宜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宜吃食物:玉米、海带、大蒜、苹果、洋葱、无花果、鱼肉、瘦肉、鸡蛋清
2.不宜饮食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刺激性、油煎炸的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
(3)忌吃高热量的食物;
(4)忌饮酒,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禁忌食物:鸡肝、猪肝、果酱、鲈鱼、墨鱼、鲶鱼、乌贼、虾、螺类
脂肪肝的发生,主要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酗酒所致,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建立合理、平衡的饮食结构和规律性的饮食方式。
- 不酗酒,常饮淡茶。
-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 合理饮食预防脂肪肝,吃一些粗粮,比较甜的就不要吃了。
- 在饮食搭配上,可以通过食物颜色搭配护肝饮食。
-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应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在气候明显变化的秋季定期进行肝病检查,效果更好。
肝病科、消化内科
最佳就诊时间
突然肥胖,有疲乏感
就诊前准备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
患者及家属需要与医生沟通的问题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现病史有关问题
1.腹部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痛,还有什么不舒服?
2.右上腹部疼痛是持续的吗?是钝痛还是胀痛?
3.体位变动后疼痛会减轻或加重吗?
4.晚上睡觉或平时休息时会不会痛?
5.有没有食欲减退、皮肤瘙痒、消瘦、水肿等症状?
6.有没有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7.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检查没?治疗结果怎么样?
8.最近吃饭怎么样?大小便、睡眠正常吗?
既往病史方面问题
1.以前有过类似疼痛情况吗?
2.有无药物过敏史或其他过敏史?
3.以前有过肝炎等其他疾病没?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其他方面相关问题
1.有没有吸烟喝酒的嗜好,每日用量多少?已多长时间?
2.何时结婚,爱人健康情况,生育情况如何?
3.家里有人患肝脏疾病没?有没有类似情况?
4.你觉得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有影响你健康的因素吗?
6.本次就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患者需要了解的问题
疾病基本情况
1.最近总是感觉上腹部隐痛是怎么回事?
2.自己得的什么病?情况怎么样?现在是哪个阶段?
3.脂肪肝还能治好吗?
4.怎么样才能缓解疼痛?
5.脂肪肝需要终身治疗吗?
关于脂肪肝治疗
1.脂肪肝都有哪些治疗方法?你有什么建议?为什么这种建议的治疗对我有利?
2.询问治疗的副作用是什么?询问治疗方案需要多长时间一次?
3.向医生询问,怎么帮助对付各种副作用?
4.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专家会参与进来,多长时间能见到他们一面,谁是主要诊治、联系大夫?
5.如何帮助平衡症治疗与正常的生活需要?
6.开的药都治哪些病症,怎么服用?
7. 脂肪肝手术之后会复发吗?
关于脂肪肝检查
1.要做的检查有什么意义?都是必须要做的吗?
2.检查项目分别在什么地方做?检查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哪些项目费时?是否有先后顺序?
关于治疗费用
1.现在的病情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治疗费用怎么样?
2.目前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医院有什么救助措施吗?
3.我的治疗方法医保能报销吗?怎么报销?
关于预防预后
1.脂肪肝要注意哪些事项?比如,饮食禁忌、生活禁忌等。
2.脂肪肝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3.脂肪肝术后应该如何复查?多久复查一次?要复查哪些项目?
4.脂肪肝患者日常在家里该怎么护理?
5.脂肪肝术后该注意什么?
6.脂肪肝复发后该怎么办?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解毒作用,保护肝组织、细胞,对乙醇性肝损伤有显著修复作用,改善肝功能。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0-200mg,每日3次,连服12周,停药3个月后继续下个疗程。静脉滴注,一次0.2g,一日一次,连续四周。配制方法:临用前溶于5%~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按常规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发热等变态反应。也有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
以下患者慎用(1)老年患者。(2)有哮喘病史的患者。(3)既往曾使用过青霉胺或使用青霉胺时发生严重过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对于曾出现过青霉胺毒性反应的患者,使用本药应从较小的剂量开始。(4)重症肝炎或伴高度黄疸、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
2.利肝能
本品是以维生素B15,即潘各米酸的活性成分二氯乙酸二异丙胺(DADA)为主的复方制剂。本品具有强大的趋脂性作用,对于受损的肝细胞,有促进其再生的功用。本品的另一作用,则是有改善脑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增加脑的血流量,从面加强脑组织代谢,增加脑组织呼吸及促进糖需氧酵解过程。
功能主治
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黄疸以及其它肝脏疾病;还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溢血、脑软化、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狭心症、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脏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各种障碍。
不良反应
偶尔会出现头痛、口渴、腹痛及食欲不振等,有时也见皮肤干燥和齿龈肿胀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天剂量,粉剂0.2~3.6g或是片剂1~3片;注射:1~3ml肌肉或静脉注射。可根据年龄与症状适当增减。
注意事项
(1)为避免恶心、眩晕等一时不舒服的不良反应,在静脉注射时慢慢地将药物注入,服药之后暂时卧床片刻。(2)如出现过敏反应,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3.葡醛内酯片(肝泰乐)
药理毒理
肝泰乐进入机体后可与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形成低毒或无毒结合物由尿排出,有保护肝脏及解毒作用。另外,葡萄糖醛酸可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脂肪储量减少。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4片,一日3次。5岁以下小儿一次1片;5岁以上一次2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
偶有面红、轻度胃肠不适,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
4.柴胡舒肝丸
主治肝气不舒、胸胁痞闷等,可舒肝理气,消胀止痛,该药品不宜长期服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5.肌苷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0.2~0.4g,每日3次,必要时如肝脏疾病用量可加倍;小儿每次0.1~0.2g,每日3次。
(2)静注:每次0.2~0.6g,每日1~2次。
(3)静滴:成人每次0.2~0.6g,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滴注,每日1~2次;小儿每次0.1~0.2g,每日1次。
不良反应
偶见胃部不适、轻度腹泻,静注可有颜面潮红、恶心、腹部灼热感。
注意事项
本品不能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乳清酸等注射液配伍。
6.强肝片
功能主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消化内科
不良反应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7.泛酸钙片
功能主治
为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用于维生素B缺乏症,周围神经炎,手术后肠绞痛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泛酸可延长出血时间,故血友病患者用药时应谨慎。
2.儿童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且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脂肪肝常见并发症
1.肝硬化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2.贫血
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贫血一般表现为身体软弱乏力、皮肤苍白、气急或呼吸困难,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甚至发生晕厥。
3.糖尿病
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功能受损引发的以血糖长期高于正常水平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患者具有三多一少症状,易产生多种并发症。
4.高脂血症
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5.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6.胰腺炎
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7.胆囊结石
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
脂肪肝并发病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
- 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 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常管理层其他基础疾病并发出现,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 妊娠急性脂肪肝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 重症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