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意想不到的12种心脏病诱因
-
一起探寻真相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会损伤心脏。但能够引起心脏损伤的因素并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诱因不被大家了解。以下是一些你应该知道的诱因,以及使心脏保持健康的举措。
-
牙齿问题
每天刷牙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发现,患有牙龈疾病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尽管这其中的机理尚不明晰,但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受损牙龈中的细菌会进入到血液中,导致血管出现炎症,严重的会引起心脏疾病。因此,问上医建议您每隔6个月去看下牙医以备无患。如果你发现牙龈出现红肿或者疼痛、牙齿发生变化等异常现象,请立即和牙医预约。
-
轮班制工作
加拿大西部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夜间工作或不按时工作会增加你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轮班工作对人体的昼夜节律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 “生物钟”),这会损害心脏健康。
如果你的工作时间不规律,需要采取额外的步骤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积极锻炼,饮食均衡,定期看医生做检查。
-
交通堵塞
任何被堵车困住的驾驶员都会告诉你,压力太大了!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研究发现即使只开了一个小时的车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此外,开车时听吵闹的音乐、轮胎摩擦、周边车辆的喇叭等因素都会导致驾驶员处于较高水平噪音的包围之下,而这也会诱发心脏病发作。
如果你不得不在交通高峰期开车,不妨尝试听些轻松舒缓的音乐。此外,尽量与别人结伴而行,路上可以聊会儿天,帮助缓解压力。
-
更年期过早
46岁前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几率是更年期较晚女性的2倍。这可能是因为对心脏有益的雌激素水平突然降低导致的。可以让医生帮忙做个测试,看看你是否有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
打呼噜
如果你的爱人说你睡觉时经常打鼾或者听起来像是在喘气,需要注意了,你可能会出现心脏病发作!这不是危言耸听。睡觉打鼾会出现一种叫做呼吸暂停的严重情况:呼吸道被部分阻塞,导致呼吸骤停,打乱呼吸节奏。这会导致高血压、心律紊乱、中风甚至是心脏衰竭。
不过好在可以通过治疗缓解这种现象,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如果你睡觉时鼾声震天,赶快去找医生吧。
-
丙型肝炎/C型肝炎
如果你患有丙型肝炎,你的胆固醇和血压水平通常要比健康人低。但即便如此,你患心脏病的风险依然较高。研究人员发现,丙肝会导致包括心脏在内的身体部分细胞和组织出现炎症。因此,如果你罹患丙肝,请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发现心脏病的隐患并根除。
-
睡眠不佳
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会使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高,进而增加了罹患肥胖、糖尿病的风险,而这两种非健康状态都对心脏不利。
当然,这不是说让你花大把时间睡觉,凡事都得有个度。如果你每天睡觉的时间超过9小时,反而会增加患糖尿病、中风的几率,引发心脏疾病。因此,小心呵护我们的大脑、心脏、身体,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9小时之间。
-
婚姻不幸
美满幸福的婚姻会使人感到快乐,心脏也更健康。据密歇根州立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对婚姻满意的老年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要低于那些不满意的人。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如果婚姻出现问题,人的压力通常较大,更容易出现酗酒等糟糕的饮食习惯,而这会对心脏造成损伤。此外,压力状态下人体产生的荷尔蒙对心脏有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建议你和她一起参加伴侣间的治疗疗程,或者求助于神职人员,打开心结,放下烦恼。
-
孤独
孤独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这是因为当你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时,压力和烦恼统统都被抛诸脑后。自己一个人时往往感到烦躁不已,压力陡增。
如果你离家或亲密朋友太远,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收养小猫小狗等让自己感觉与周围的世界有关联、有归属感,进而缓解压力,有益心脏健康。
-
腹部脂肪
腹部堆积过多脂肪很危险,它可能会触发你的身体分泌能提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对血管壁有害的激素和化学物质。如果你是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或腰围超过102cm的男性,请务必和医生一起商定一个锻炼减肥的计划,同时向他们咨询如何控制体重、保持膳食健康。“问上医”提醒您,瑜伽和短时间内高强度的锻炼是削减腹部肥肉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有“将军肚”,不妨试一试。
-
死守电视机
久坐通常会导致血压升高,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长期守在电视机前的人比那些很少看电视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研究发现,每天坐着看一个小时以上电视会增加20%的患病风险。因此,如果你是个电视迷,赶快站起来,尝试下别的娱乐活动吧。
-
单次运动过度
锻炼对心脏是有好处的。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只是偶尔运动的情况下,一定要把握节奏慢慢来,逐步提升身体的耐力。专家研究表明,运动时间过长或者运动量过大,会增加人体心脏病突发的风险也可能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适合什么运动的话,就从简单、常规的运动开始吧,比如说散步。心脏病的高危人群运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请他给出合理的运动建议。运动时带上便携式的心脏监测仪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千万用户之选,值得信赖!看病前,先问上医;看病后,再问上医!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本文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cooperation@xinzejk.com。更多健康好文,请下载问上医APP。